心肺復蘇模型

新聞分類

人體膝關節(jié)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有效性驗證

人體膝關節(jié)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有效性驗證

發(fā)布日期:2022-12-04 作者:康為 點擊:

鮑春雨;郭寶川;孟慶華

1天津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系

2天津體育學院天津醫(yī)學運動生理學與運動重點實驗室

天津體育學院體育文化與傳媒系

摘要:

建立了人體膝關節(jié)的三維數字化模型,為膝關節(jié)損傷的數字化研究奠定了基礎?;谟邢拊碚?,對膝關節(jié)損傷的力學機制進行了探討和研究。利用膝關節(jié)的核磁共振圖像,利用專業(yè)的醫(yī)學建模軟件,基于三維插值方法,重建膝關節(jié)的三維數字模型。

建立完整的人體膝關節(jié)三維有限元模型,包括骨骼、韌帶、軟骨等14個主要力學承載部位,結構完整,形態(tài)逼真。本文構建的模型高度模擬反映了膝關節(jié)的結構和材料特性,具有空間結構測量精度高、單元劃分精細的特點。通過應力應變試驗驗證了模型的有效性,模型可以重復使用。可用于研究膝關節(jié)損傷的力學機制。

關鍵詞:膝關節(jié);有限元;模型;效率

1個報價

膝關節(jié)在人體運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,其結構復雜,涉及骨、軟骨、半月板和韌帶的相互作用,損傷發(fā)生率很高。根據北京體育醫(yī)學研究院對各類運動2725例運動損傷的分析,膝關節(jié)損傷的比例為25.82%,占所有運動損傷的第一位。韌帶在維持關節(jié)穩(wěn)定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。膝關節(jié)的四個主要韌帶是前交叉韌帶(ACL)、后交叉韌帶(PCL)、外側副韌帶(LCL)和內側副韌帶(MCL)??偟膩碚f,MCL是最容易受傷的,ACL在運動中受傷的頻率也很高。美國每年有10 ~ 20萬例ACL損傷,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加。

膝關節(jié)運動損傷機制的研究一直是臨床醫(yī)生和體育研究者關注的熱點,尤其是對其生物力學機制的研究。由于傳統(tǒng)的生物力學測試方法,如三維攝影、測力計、肌電圖等,無法探究關節(jié)內的力學變化,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選擇有限元方法來研究膝關節(jié)損傷的生物力學機制,尤其是在臨床骨科領域。目前能重建膝關節(jié)包括半月板、關節(jié)軟骨和所有韌帶的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報道文獻很少。本文試圖建立一個完整的膝關節(jié)三維有限元模型,并驗證其有效性。

材料和方法

2.1建模工具

建模工具主要有:高質量核磁共振:刻錄在光盤上的膝關節(jié)磁共振成像(MRI)、個人電腦(英特爾酷睿i5-3210M CPU@2.50GHz、4G內存、500G硬盤、2G獨立顯卡、Windows7操作系統(tǒng))、專業(yè)醫(yī)學圖像重建軟件mimics 15.0(Materialise & # 39;s交互式醫(yī)學影像控制系統(tǒng),比利時Materialise公司),Geomagic Studio2014(美國Raindrop公司),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/Workbench14.0(美國ANSYS公司)。

2.2建模方法

2.2.1膝蓋幾何形狀的建立模型

光盤上的數據被復制到個人電腦上,然后輸入到Mimics軟件中。經過掩膜生成、閾值分割、掩膜切割、區(qū)域生長、掩膜計算等一系列操作,重建出膝關節(jié)模型的三維幾何形狀。此時重建的模型非常粗糙,表面有很多孔洞和毛刺,無法進行有限元分析。因此需要進行表面平滑、形態(tài)學運算等一系列處理,最后以STL(標準模板庫)格式導出模型。將STL格式模型導入Geomagic Studio軟件,生成質量更高的NURBS(非均勻有理B樣條)模型。在Geomagic Studio軟件中,將模型劃分成網格,然后對網格進行優(yōu)化,包括去除非流行邊、自相交邊、破邊、通道、釘子等一系列過程。最后,再次平滑模型并以IGES(初始圖形交換規(guī)范)格式導出。

2.2.2膝關節(jié)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

將IGES點陣的模型引入有限元軟件ANSYS/Workbench14.0,將每個膝關節(jié)組織的單元類型設置為Solid185單元。該單元由10個節(jié)點定義,每個節(jié)點具有X、Y、Z三個方向的自由度,具有超彈性、應力回火、蠕變、大變形和大應變的能力。然后,將模型劃分為體積網格,生成單位和。由于骨組織的硬度比軟組織高得多,變形比軟組織小,所以設定為彈性模量大的各向同性線彈性材料。股骨軟骨和脛骨軟骨含有大量水分,屬于粘彈性材料。粘彈性時間常數為1500s。一般對地面的沖擊作用不會持續(xù)這么長時間,所以軟骨也被視為各向同性的線彈性材料。類似地,彎月面被定義為各向同性的線彈性材料。膝關節(jié)組織材料特性的具體數值參考見表1[4-6]。


1.jpg

研究人員對韌帶做了大量的研究。為了簡化模型,韌帶的材料性質參考了參考文獻[20]中的參數。模型中除半月板上表面和股骨軟骨下表面外,所有組件都設置為綁定接觸,即不能相對移動。因為關節(jié)腔內有滑液,摩擦力很小,所以半月板和股軟骨之間的摩擦力設置為0。

2.3 模型驗證

測試模型的應變和應力,驗證其有效性。具體方法是完全固定股骨和膝關節(jié)的中立位,在脛骨上端施加134N的前推力,觀察脛骨平臺的位移;脛腓骨遠端完全固定,股骨完全游離,膝關節(jié)處于中立位。依次對脛骨下端施加3.47倍、4.24倍、5.27倍體重的向下力。模擬觀察人體從0.32m、0.52m、0.72m高度跳躍時對膝關節(jié)的沖擊力峰值,并將脛骨軟骨的應力峰值與參考文獻[11]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。

3結出果實

在Mimics中導入醫(yī)學連續(xù)斷層圖像生成的掩膜,如圖1所示,


2.jpg

掩模的顏色可以任意定義。圖2示出了通過一系列操作產生的模型,


3.jpg

包括股骨、脛骨、腓骨、髕骨、半月板、髕韌帶、前后交叉韌帶、內外側韌帶、關節(jié)軟骨等主要力學承載結構。模型具有良好的幾何形狀,與膝關節(jié)標本高度相似。模型還可以放大縮小,平移旋轉,可以從任何角度觀察。與醫(yī)學連續(xù)的斷層圖像相比,更加直觀易懂。如圖3所示,光滑的模型表明模型表面的空隙和毛刺明顯減少,保持了原有的形狀。


4.jpg

Geomagic Studio軟件處理的模型如圖4所示,


5.jpg

可以看到模型表面的曲率變得平滑,一些微小的拐角消失,原有的結構基本保持不變。導入ANSYS軟件劃分模型的網格,如圖5所示。


6.jpg

股骨、脛骨、腓骨網格稀疏,而半月板、韌帶、關節(jié)軟骨網格較密,可以著重計算軟組織的應力應變,節(jié)省計算機資源。

脛骨施加134N前推力后,發(fā)現脛骨平臺位移為4.30mm,如圖6所示。


7.jpg

在相同載荷條件下,參考文獻[12]的結論為4.83mm,參考文獻[4]的測量結果為4.75mm,參考文獻[13]的測量結果為5.0mm,參考文獻[14]的測量結果為4.6 mm,雖然各自的結果略有不同,但脛骨平臺的運動趨勢和幅度是一致的。從圖6中還可以看出,脛骨前移時,前交叉韌帶內的等效應力為19.57MPa,后交叉韌帶內的等效應力為11.39MPa,與臨床上前交叉韌帶主要限制脛骨前移的結論一致,驗證了模型的有效性。當脛骨下端依次受到3.47倍、4.24倍、5.27倍體重的向上壓力時,脛骨軟骨的應力峰值為2.39MPa、2.81MPa、3.75MPa,如圖7所示。


8.jpg


9.jpg


10.jpg

圖7脛骨軟骨上的等效應力

參考文獻[11]得到的值分別為2.19MPa、2.60MPa和3.24MPa,三者比較接近,也驗證了模型的有效性。

4討論

80年代以后,文獻[15-17]嘗試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膝關節(jié)的生物力學。一開始建立的模型是二維或者三維的數學模型,只能分析膝關節(jié)在某個固定角度的力學特性。由于計算量巨大,研究進展緩慢。隨著醫(yī)學影像技術的發(fā)展,膝關節(jié)解剖學模型的建立成為可能。參考文獻[18-19]構建了膝關節(jié)的三維有限元模型,用有限元軟件分析了關節(jié)的生物力學特性。在本文中,模型是由MRI圖像建立的有限元模型。

根據研究的目的,拍攝建模所需的醫(yī)學圖像。CT圖像分辨率高,現在掃描層厚度達到了0.625mm,很好的顯示了骨組織,構建的模型質量較高,但是軟組織顯影較差,無法重建軟組織。核磁共振成像可以很好的顯影骨骼和軟組織。目前一般醫(yī)院檢查的掃描層厚度為2mm~3mm,而本研究的掃描層厚度為1mm。因為掃描層厚度對重建圖像的分辨率有顯著影響,過厚會導致部分體積效應;過薄時,雖然分辨率提高,但掃描信噪比下降,圖像質量變差,反而影響模型重建質量。

本文將膝關節(jié)組織定義為各向同性線彈性材料。參考以往的研究,定義了骨、韌帶、半月板和軟骨的彈性模量和泊松比,以逼近生物材料的真實物理特性。目前沒有一款軟件可以一次性完成高質量模型的建立,建模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人工操作。由于人工操作的主觀性和計算機開發(fā)質量的參差不齊,任何兩個研究者重構的模型都是不一樣的。

在劃分有限元網格時,網格密度也會影響計算結果;如果網格過于稀疏,計算結果會不準確;由于網格過于密集,對計算機的性能要求很高,計算時間大大延長,有時甚至無法進行計算。解決的辦法是逐漸縮小網格,直到最后兩次分析結果的值之差在10%以內,這說明分析結果趨于穩(wěn)定,這時網格大小合適。膝關節(jié)運動損傷主要是軟組織損傷,所以模型劃分網格時,將骨組織劃分為稀疏網格,軟組織劃分為密集網格,可以節(jié)省計算資源。從圖7可以看出,隨著跳躍高度的增加,脛骨軟骨上的應力不斷增加,應力集中在軟骨的前部,因此可以推測脛骨軟骨的前部更容易受傷。

5結論

1)通過MRI圖像建立正常膝關節(jié)的三維有限元模型。模型包括股骨、脛骨、腓骨、髕骨、髕韌帶、雙側副韌帶、雙側半月板、雙側脛骨軟骨、交叉韌帶等14個主要力學承載部位。結構完整,形態(tài)逼真,模型可重復使用,直接對關節(jié)囊內的交叉韌帶、軟骨、半月板等結構進行力學分析,效率非常高。

2)用有限元法計算了模型的約束和載荷,計算結果與文獻結果相近,驗證了模型的有效性,可用于研究膝關節(jié)損傷的力學機制。



本文網址:http://m.sem136.com/news/1928.html

相關標簽:醫(yī)學,模擬,模型

最近瀏覽:

在線客服
分享